主题 :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 流通分一反躬自省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075
威望: 1432 点
金钱: 2901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0944(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04-28
楼主  发表于: 2024-03-03 00:21

0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 流通分一反躬自省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 流通分一反躬自省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江西



原文

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趣向有门,开发有地。相与得此人身,居于华夏,六根无恙,四大轻安,具有信心,幸无魔障。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


现在先看第一段,反躬自省。前面已经在正宗分详细地阐述了发菩提心的十大因缘,那承接来说就是“如是”,就上面所说的,十种发心的因缘,都完备地、周全地认知了。八法周知,就是发心有八种相状,也完全地了解了。这个十缘八法就形成我们发菩提心的重要的参照系,知道八法就知道取什么舍什么,这就“趣向有门”。知道了十种发心的因缘,就“开发有地”,开启、发起我们菩提心就有基础了。下面就是谈这个法会难得的因缘。“相与”,就是与会的涅槃法会这些两序大众,下面是以连比句的方式,一直谈了十四个殊胜的因缘。



第一就是“得此人身”。在无量劫的轮回当中,我们能得人身是非常希有的因缘,参与法会的大众,我们都得到了人身了。



第二是“居于华夏”。既得人身,又生在了中国。这个华夏的地理名称在春秋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原来又称为诸夏。华夏是我们汉民族祖先的一个古称,就是中国。常常是华和夏是分开来说的,就好像道德这个词,道和德是分开表述一样。这个夏,它也是表达中国的早先的夏商周三代,夏朝。夏就是大的意思,说明中国有礼仪之大文化,礼乐文化就称为夏。这个华就是华美、华丽的意思。中国重衣冠之礼,有服章之美,谓之华。那华夏把它合起来称,就称为中国。






那这个中国倒不是指南阎浮提的正中了,而是指中原地区。大家到河南一带看,它叫中原文化。登封地区就有一座周公立的测天文的观星台,就那个地方是当时中国的正中。所以讲中原文化,中国还是以那一带为代表的。所以中国文化最终是中原文化,以后随着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南移,北方的民族向南方来。到了宋代之后,中国的文化就已经到了长江中下游一带了,就到南方来了。所以中原文化有个特点就是它也是在不断交融的。中原文化它是以黄河流域作为特点的,到了南方就是以长江作为特点的。所以第一次的大移民,在魏晋南北朝,由于北方的战乱,像慧远大师也是第一批从北方南移的人群当中的一员。那就形成了黄河文化即中原文化跟长江文化的第一次交汇。



所以中国这个概念,华夏,它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它不仅是汉民族,也包括其他的少数民族在一起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它的统一就体现三句话: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是统一的标志。车同轨,就是有共同的经济生活;书同文,有共同的文字;行同伦,有共同的伦理道德的规范、文化。那这样的统一,才会形成一个华夏民族作为一个民族的基础。所以现在有些人谈国学,有时候就用华学来说。孙中山辛亥革命,建立的也是中华民国,他都是有这么一个地理概念。





所以“居于华夏”,就是居在我们震旦国,有着这么深厚的礼乐文化土壤的一个国家,这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华夏民族自古以来有很多的圣人在这里应化,所以我们中国的文化根底是非常深厚的。所以能生在这么一个国土,应该是要感到自豪。也就是形成了大乘佛法能够完整地在公元七八世纪移植到中国的一个文化土壤。



“六根无恙”。就作为人,六根具足、明利,不是残缺之人,这也是不容易的。还是有很多六根不具的人,聋盲喑哑,这都属于八难之一。“四大轻安”,地水火风构成的业报身还没有什么大的疾病。如果真的有疾病,还参与不了这个法会。这是首先从居住的区域、人的身体方面来谈。







紧接着是谈“具有信心”。那从精神层面,不仅得人身,不仅生到中国,你还对大乘佛法有信心,这也是不容易的。绝大多数人对大乘佛法还是很难产生信心的。这个信心是人的生命当中的无价之宝。《涅槃经》说,一个人能够经过熙连河(恒河的一条支流)沙数量的诸佛所,曾经有过供养并发菩提心,才能在末世、恶世听到大乘佛法不生诽谤之心。听大乘佛法不生诽谤之心,有一定的信心,那都是宿世的善根。那能参与这个法会,说明大家具有信心。“幸无魔障”,具有信心开始修行,还没有遭遇魔障走火入魔,这也不容易呀。很多修行人可能就有这个魔障、那个魔障。这是从大众层面来说了。



进一步则“况今”,紧接着是针对出家人来说。前面谈的六种,已经是在得人身当中参与这个法会,是很庆幸的事情。那下面又谈了八种,那是庆幸当中之大幸了。在人群当中,“我等又得出家”。生为人身,还能够有出家的福报、因缘,那又是更难得了。“又受具戒”。进一步的,来发心受具足戒,以二百五十条比丘戒来约束自己。一般现在讲三坛大戒,还能够受菩萨戒——三聚净戒,那你整个生命的层次、质量就更非比寻常了。“又遇道场”,又遇到了殊胜的道场。就是指阿育王寺这么一个从西晋以来的古刹,在佛的灵骨舍利前面举行这么一个殊胜的法会。这就遇到了好的道场。“又闻佛法”,又因为这个法会,省庵大师都有安排,除了百味佳肴供养之外,有忏摩,也有讲经,讲《佛遗教经》《佛说阿弥陀经》。那就闻到了涅槃之法,尤其闻到了念佛往生净土之法,所以又闻到殊胜的大乘佛法。“又瞻舍利”,又瞻仰了佛的真身舍利。这个舍利可是稀有难得了。这是西晋的刘萨诃示现一个猎人,实际上是菩萨再来,去寻找佛的舍利,在鄮山这个地方,因为地下发出的声音哪,那就是他感应上了,他就至诚恳请在这拜,拜了三天三夜,那座舍利塔就从地下涌出来。一千多年来为多少众生种了殊胜的法缘。又瞻到了这个舍利。省庵大师报佛恩的心很重啊,在十年的涅槃法会上,他燃指香供佛有过五次。“又修忏法”,在这个法会上修涅槃忏。“又值善友”,善友就是善知识。那善知识分两类:一类是教授善知识,教我们佛法的;还有同行善知识,同参道友。在修行的道路上是不能离开善知识的,否则就会走错路,也没有一个劝谏的人。“又具胜缘”。这个胜缘就是在这个法会上的供养、讲经、忏摩,这些就形成一个让大家能够把菩提心发起来的殊胜的外缘。






那这样,就构成了出家众这八点的一个殊胜的因缘,庆幸当中之大幸。就是现在一般发言都会讲句话:千载一时,一时千载。这句话用在这里还比较恰当。



遇到这么多殊胜的因缘条件都聚在一起了,那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在这样的因缘很难遇到一起却遇到一起的今日,如果不发起大菩提心的话,“更待何日”?这样胜妙的因缘都发不起菩提心,在其他的时间怎么能把菩提心发起来呢?那就更难了。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075
威望: 1432 点
金钱: 2901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0944(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04-28
沙发  发表于: 2024-03-03 07:15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 流通分二普劝大众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江西



原文

唯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




这是普劝大众发菩提心,省庵大师作为我等大众的一位善知识,他的劝勉之辞真是发自内心哪,非常的恳切,这种恳切是从他同体的大悲心里面所流出的诚实语。不仅有悲,而且有智,把众生发心的障碍,给他一一点示出来。这就是用排比句谈的“八勿”,有八种禁忌。



所以省庵大师表达,“唯愿大众”,就是我当下唯一的愿望就希望与会的大众,“愍我愚诚”,哀怜我写这篇文稿的这种诚哪,真诚到愚的程度。就是彻底的、掏心掏肺的,这样的肺腑之言,没有一丝的分别在里面。唯一的愿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把菩提心发起来。称为他的“苦志”,苦志就是苦心哪。真实的一个悲心里面是带有苦的,就好像莲子里面的莲心是苦的一样。所以一个真正修行的,或者能够建立道业、建立事业的人,大概都有点苦志的味道。所谓的忧患意识,孟子讲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一个对苦有切身感受的人,才有可能开发他的潜能,发起他的猛志。所以一个人没有对苦的认知,是很难成大器的。所以省庵大师希望大家怜愍我的苦志啊!





这些愚诚苦志的目的,就是要大家共同来发“此愿”。此愿就是前面讲的四十八大愿。四十八大愿的总纲,还就是菩萨四弘誓愿,这四十八大愿都是菩提心的一种彰显。共同建立四十八大愿,共同来发起这样的菩提心。这样的菩提心就前面讲的,是取正、取真、取大、取圆的心,而避免邪心、伪心、小心、偏心这些偏颇的心。这样的菩提心是一切善法当中之王,无与伦比的,是能够统摄一切善法的。所以正因为有这么甚深的价值,就希望没有发菩提心的人今日要把它发起来;已经发起菩提心的,那在今天这样殊胜的因缘当中,使自己已发的菩提心更为增长;已经增长了的菩提心,那在今日这样的胜缘当中,令其相续,念念无间。相续,那就可以早日成熟、早得解脱、早成正果。



下面的“八勿”是来彰显发菩提心的。通过这些禁忌的表达,是要把我们一切众生本具的那种善的东西,这种佛种的力量给它彰显出来。能够把负面的力量给它截断,正面的心性力量能够调动起来。那可以说,整个人的生命就不一样了,他的法身慧命的这种潜能给激活了。一切众生都有菩提觉性的正因,但我们无量劫以来,为什么就在那里沉睡,冬眠,启动不了呢?这里就有一些原因在障碍,这里就概述了八点。






“勿畏难而退怯”。首先你不要有畏难情绪,觉得我是业力凡夫,发菩提心,这太难了,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要难行能行,我做不到啊。他有畏难情绪。他畏难情绪一来,就会胆怯,他就会退转。就像《法华经》说的,这批人要到远方去,跟他指示五百由旬的那个地方,他一看,他就不走了:“啊!太远了,我们到达不了。”他一下子一畏难,他就坐在地上不动了。善知识就给他在中间三百由旬的地方,变化一座化城,让他隐隐约约看得到,并不远,铆点劲就能到。这叫由实开权,由实法开出权法,就是要克服众生那种畏难的、退怯的心。所以我们众生就有这个心理,一看到太遥远的目标,他马上有畏难情绪,觉得自己不行,他很怯弱。但是佛经从正面告诉我们,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性是你本具的,所以你把本具的佛性彰显出来,这有什么难哪!如果是你没有的东西要让你获得,那肯定很难。你本具的东西,让你显现有什么难哪?所以就要不断地开显“理即佛”的概念,克服他的畏难情绪。



所以很多人其实在这点就过不了关。有些念佛的人,你问,你念佛想求什么呀?他求的东西五花八门。我们不要先认为所有的人念佛就是为了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种人有,但不普遍。有的人也念佛,他说:“我觉得临终生病太苦了,我念佛求临终比较安稳,不要得大病,或者得病的时候赶紧走,不要受苦。”他求一个临终比较安乐,安乐死。有的人今生是女身,很苦恼,她念佛想下辈子变成男身。或者有的人今生很贫贱,他下辈子想变成一个富贵之人。甚至还有人念佛就是指向做鬼的,听说念一句佛号就有一个金元宝,他多念一点,在阴间多存一点财富,好过得生活滋润一点。目标五花八门。



真正说要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有这个明晰的概念,而且很自信不退怯,这种人才是真念佛人。那有人说“我怎么能作佛啊,我业障太重了,我作不了佛啊”,甚至说“我也往生不了啊,极乐世界太好了,我不够资格啊!”他给自己画地为牢。阿弥陀佛说,五逆十恶我都接你,然后在他那里“我不够资格”,他给自己定性为不够资格,我去不了。这就是畏难而退怯的这个范围,他很自卑。






第二个毛病,就是发心的障碍。只有省庵大师能够像一个医王,看准这个病症。还有一类人认为很容易,这就是走了另外一个极端。不要把发菩提心看得很容易,而轻躁浮动。发菩提心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们无量劫以来的烦恼、业障很重,我们念念都是世间的心哪,贪瞋痴慢疑的心。你要把这一念菩提心发起来,这菩提心具有无我的智慧,具有同体的大慈悲心,这个心要发起来,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对于认为很容易的人,又跟他讲难的一面,这是四悉檀的对治法。



《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从初信到十信,要经过一万劫的修行,到了十信位,你才能够把菩提心发起来。信位发心,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从你开始信佛法,三皈五戒开始,到真实地把这三心发起来,要经过一万劫的修行。哪有那么容易呀?如果你认为很容易,这个心就很轻浮,觉得很容易嘛。也包括,很多人觉得我一学佛,往生极乐世界太容易了,他认为很容易,我已经往生了。或者成佛,成佛还不简单,一生就能成佛,甚至当下我已经是佛了。他就变成轻浮了。



所以对这一类人,要开始跟他讲六即佛圆融的当下,还有行布。虽然你本具佛性,你还要经过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最后你才能到达究竟即佛。那六即佛就是,对于畏难情绪的人,跟他要着重讲理即佛,对于认为很容易的人,要跟他讲名字位、观行位、相似位、分证位这样的修证过程,就能克服这两种极端的心理。所以不要又以为发菩提心很容易,发菩提心还需要因缘,亲近善知识,能够持戒,能够修些福德,就是还要具备一些助缘,这个心才能真正正确地发起来。所以,不要以为容易而轻浮。






第三点就是不要“欲速而不久长”。这也是修行人的通病。一看修行很好,他的发心很猛,恨不得一脚就踏到。但是欲速则不达,开始很猛的人,常常退下来他也很快。要知道发了菩提心,从你的发心菩提,到伏心菩提,到明心菩提,到出到菩提,到究竟菩提,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你一生、两生所能达到的。你希望快速,就是躁妄心,躁妄心一碰到挫折,马上会退回来。所以你发菩提心,还得要有长远心。在这个长远的过程当中,你要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真正有一颗非常柔顺的心,非常具有意志力,百折不回。



就像世自在王佛开示法藏菩萨一样,你发了这个愿,要去成就,先鼓励他,这个愿可以成就,无愿不得,但是,不是很快的。这就像一个人要舀大海水,你发了愿要把大海水舀干。一瓢、两瓢就能舀干吗?那就是要不断地舀,今生舀不完,下辈子、生生世世接力舀。那这样才能把大海的水舀干,才能得到海底的珍宝。所以修大乘菩萨道,一定要发长远心。那我们就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也不是说就在那里睡大觉的,在那里要继续行菩萨道的。



所以避免那种欲速、快速的情况。我们有时候说一些修行人,修得很猛,“学佛一年,佛在眼前”,但是“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拿佛赚钱”。他学一学,学得不上轨道了,学一学呢就学“油”掉了,部队有“兵油子”,修行人有“佛油子”。长远心没有,他觉得不新鲜了,然后想一想这个世间的心又上来了,那不是利用佛教来赚钱吗?





第四个要禁忌的,就是“勿懈怠而无勇猛”。这也是针砭我们的毛病哪。确实,这种懈怠放逸是我们本性当中具备的,追求感官的舒适。可以说现代的很多科技、很多发明创造,都是迎合了人类懈怠放逸的心理。上个楼不想抬步走,就有电梯;出去不想步行,就有汽车。那这些东西一来,我们就更懈怠放逸了。六度当中有精进波罗蜜,先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还属于积累一些福德,第四就谈精进问题。福德积到一定程度后,要再有出世间的功德,就要谈禅定和智慧了。要修禅定和智慧,如果没有精进,那是不能成功的。所以发菩提心之后,重要的要素就是精进,不放逸。在六度当中,精进一法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能出生一切的诸法道,乃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就是在世间要干件事业,要做个学问,如果没有精进,也做不成。而且精进能够调动我们多生多劫的福德的善业种子。由于精进这样的一个善德,使我们往世善业的种子能够启动起来。那发菩提心的人为了救众生,他必须精进。例如常精进菩萨,为什么叫常精进?他就为度一个众生,生生世世随逐这个众生,一念都不放弃。如果没有这种精进心,就很难去实施度众生的这样的一件事情。



大家都有这种情况,可能一段时间很精进,还有点轻安法喜。一段时间放逸,就是好吃懒做,喜欢睡觉,睡在床上多舒服啊,不想起来,睡累了左边睡右边,再看看外面风景很好,逛荡逛荡,东张西望一下,那就是散乱。这种情况下,他烦恼就会现前,业力烦恼的种子就会起现行。这一起现行,他就必然要犯戒,这一犯戒就更麻烦。所以,一切的恶业都是由于懈怠放逸。这个懈怠放逸就像乌云,能够遮盖那个明净的智慧之日,能够吞灭你现世和往世的功德,能增长种种不善之法。





所以懈怠放逸之人虽然今生好像占了一点小便宜,例如人家都出坡了,他在寮房里面睡觉,倒好像占了点小便宜,但是以后就要受苦了。懈怠放逸一来,就没有勇猛之心。没有勇猛之心,就很麻烦,因为修行是面对自己的烦恼的。这个烦恼,有时候叫百万魔军,层层把你包围。如果你没有突围的这种勇猛——就是一个勇士的这种勇猛精神,你是突围不出去的。经典当中常常讲,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一个人要跟一万人去战,靠什么战?这时候在气势上得要有浩然正气,漠视一切,没有什么计较,他们人多,我很胆怯。没有!这时候,就是一把金刚王宝剑,就冲,直到生命终结为止,这个时候是把生命置之度外的,他已经做了死的准备了。一个人把生死都放下了,不害怕了,没有杂念了,这时候他内心的力量才能出来。一个能够突围的人,是他内心的力量出来了,杀开一条血路出去。要么你怎么出得去啊?所以要精进不放逸,这种勇猛精神一定要出来,才可能从三界轮回里面侥幸地杀出去。



昨天我们精进念佛,精进念佛实际上也是在考验我们的勇猛心,在对治懈怠放逸。昨天还是念得不错,可能发心的人比较多。那平时发现,很明显的就是到晚上十二点,人就很少,到早上五点,人就庞大。那么多人十二点跑到哪儿去了?他们都去先睡它一觉再说,就懈怠放逸了。说明你在烦恼、昏沉、掉举和疼痛面前,打了败仗,投降了。你在这时候,就是咬紧牙关。这个昏沉、掉举、疼痛,我就盯着你看,不是你死就是我死,反正我死也要死在战场上,战死沙场才是勇士。一个战士就是准备在战场上死亡的,你没有这种心怎么能当战士,怎么能当将军哪?每个职业都有每个职业的特点。那你修行,你就是在念佛堂,在禅堂里面,死就死在那个地方。古人参禅,在禅堂里面死了就往那个禅凳下一塞,也打完禅七再说,都不料理这个事。生死置之度外。为什么叫闭死关呢?高峰禅师就专门在悬崖峭壁打坐,如果昏沉掉下去就粉身碎骨,就把自己置于这样的一个环境——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什么叫破釜沉舟啊?把船全都沉掉,告诉这些战士,你只有向前,没有退路。现在只有拼死一战了。那这不是以一当十了,那是以一当百了,人都怕死的,这个怕死的人就怕碰到了不怕死的人。其实越怕死,越要死;越不怕死,可能还越不会死。



所以在关键时刻你就是要让勇猛心上来,这也是破除身见我执的一个考验。在关键时刻,没有这个“我”了,把生命作为一个抵押了,我就押上去,今天就准备死了。这种勇猛心上来,这些昏沉掉举马上它就跑掉了,很快就能通过去。死就死在这句佛号上,你只要有这个心,你肯定就能够扛过去,不仅一天可以过去,十天十夜,你都能扛过去。一定要把这个懈怠放逸心给它对治住,这就是“勿懈怠而无勇猛”。







第五,就不要“委靡而不振起”。这也属于人性当中怯弱的一面,没有立大志的人,他精神就委靡、颓废,觉得生命没有什么意义,无所事事,很无聊,生命的时光对他来说都是个负担,委靡不振。他的生命层次,就会向下沉沦,这种人肯定会失去人身的,他振作不起来。那振作起来的人,他的精神层次是有追求的人,而且是向上追求的人。委靡的人,他就会向下看。



曾经有一个白领跟我讲,她说她很羡慕小鸟,她就想下辈子作小鸟。小鸟很自由,在高空飞翔,我一天到晚上班,受人管制,觉得太没有意思了,作小鸟很好。我说你现在没有作小鸟,你只看到它飞翔的一面,你不知道鸟很恐惧,还有比他更大的鸟随时要捕捉它,它搞点饮食都很困难。这个鸟,它很苦,比你现在苦多了。当她想下辈子要作鸟的时候,怎么能振作起来?像西方的嬉皮士运动、颓废派运动,这些人都是生命失去了目标,失去了航向。生命没有追求的人,那这个生命对他来说就是个负担。所以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





再下面就是“勿因循而更期待”。因循,就是苟且,就是顺应着原来的那个惯性去过日子,反正就是这么回事。这种因循苟且的心,也是成不了事的。更待将来,就是今天的事情,我等明天做;明天的做不完,等后天做。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就是拖延,拖拖拉拉,这种人在世间也干不成事业。那不因循就是什么呢?你制定了一个目标,你一定要完成它。比如我们具体到一天一万声佛号,有人很会因循,哎呀!我今天很忙啊,到明天再念吧,明天好像更忙啊,再拖到第二天吧。他就基本上是念不完这个指标的。那不因循的人,他怎么样?我制定了这个指标,我就是不睡觉,我也要把它念完。否则,你不是自欺欺人吗?



原来有一次闭关的时候有一个人说,一天十万声佛号我怎么完成哪,如果我要睡觉,我完成不了怎么办哪?其实,他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一种因循的观念,希望能不能留点后路。我说这个没有开缘,你一定完成它,要么你就不要参加这个闭关念佛,一定要完成它。他说那怎么办?我说你把裤腰带解下来,完不成就上吊。这一下,他还真听话,真的把裤腰带放在那里,我完不成就上吊,就干脆用点劲吧。那十天百万声佛号还不是完成了吗!



不能给自己因循偷懒一个余地、一个借口,给它堵住,你的道业才能够进步。正因为我们因循、苟且、拖延,为什么叫进一退九啊?进一步退九步,这都是我们的习气所导致的。而且我们一般的习气都是有头无尾,开始会非常勇猛,中间就慢慢地懈怠,后面就没有动静了。世间人做一个事情,开始高调唱得很响,结果一个一个,慢慢地就无声无息了。修行人就不应该这样。而且这是我们人性当中的弱点,首先就得要警觉这一点,不能因循苟且地过日子,要重新焕发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要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修学的组织化。组织化制定的目标,一定要把它完成。一定要有这种精神!






那第七,就是“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这就对那些根机比较陋劣的人,他觉得自己很愚痴,很笨,所以觉得自己干什么都干不成。所以对修行佛法,成佛这桩事情,也是觉得自己没有指望。这种由于愚钝,不想去进取的想法,也得要把它堵住。因为我等众生来到这个世间,基本上属于愚钝之人。跟古大德相比,你看鸠摩罗什大师“日诵千偈”,看到这四个字,我们马上生起大惭愧之心。日诵千偈是什么概念哪?一偈就是四句,四句你就算五字或六字一句,那你看,千偈,那是几万字啊。诵是背诵,不是读几万字,是能够背几万字的佛典。那你想想,我们想背四十八大愿都很困难。有的人出家多年,背个《楞严咒》都背不下来,记忆力极差,那理解力就更不要谈,佛经句句都能念得下来,但你跟他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他是懵的。有人《阿弥陀经》倒背如流,但《阿弥陀经》说什么,你问说什么?“不懂得”。我们就是属于这么愚钝之人,智慧不能开显。



愚钝就是我们的妄念太多,我们内心有很多的烦恼,把我们的智慧给禁锢住了。现在我们一定要透过发菩提心,透过执持名号,持戒念佛这样的一个修行,使自己变成一个有智慧的人。修行上路慢慢地智慧会开发一点,你的理解力、领悟力会提升。虽然我们是愚钝之人,但是我们本具智慧,正因为有这个愚钝,更要发大惭愧之心,要好好修行。而不能由于愚钝——哎呀,我不行,我就不期待去修行了,反正我不行。但是自古以来,你知道多少高僧大德开始是很愚钝的,那通过他常常地拜佛、诵经,做钝功夫,以后就开发智慧了。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古往今来都有。






“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这是有些人说自己根机很浅薄,修行大乘佛法成佛没有我的分。或者念佛往生,往生极乐世界倒好啊,但我不行哪,我资格不够啊。有的人说我又没有吃全斋,我又没有这样,我又没有那样,反正我无分。他倒是有谦德,觉得自己不行。但问题是你觉得自己不行,你得要智慧观照:阿弥陀佛行嘛,阿弥陀佛太慈悲了,他要救我这个不行的人。你只要一心交托到阿弥陀佛那去,阿弥陀佛就能解决我们的问题。这个“信自”信不及的人,一定要透过“信他”来使自己提升。如果自信又不足,信他又提不起来,我不行,我无分,我就坐在地上了,我站不起来。你站不起来,就没办法,你总不能让人扛着走吧?你一定要自己愿意起来走,帮助你才有作用。你自己愿意从地上起来,别人拉一把就可以,那你不愿意起来,拉你的时候你还往地下赖,本来还坐着,可能就躺在地上。你这个样子,当然无分。这就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这些都要避免,实际上修行人就有这些障碍,非愚即狂,都这样。



下面就用两个比喻来说了。就比如种树,虽然我们末法众生根机很浅,但我们也要把这棵菩提树种下去。因为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这棵树的种子。种子刚种下去长出来是小苗,根很浅。但是时间久了,经过阳光雨露的滋润,尤其是经过自己不断地发心,经过自己的大悲水的浇灌和自己忏悔业障、诵经念佛的培土,它的根就会扎得更深嘛。一棵树的根是往下面走的,然后向四面分布它的根须。它就会跟地下水接上湿气,它能够把地下水的湿气养分给它调动起来,同时也能把空中下的雨,通过它的根须留住而不流失。那它有水分的滋养,这个树根就扎得越来越深。随着它的根扎得深,它的枝干就会粗壮,它的枝条叶花果才会繁茂,根深才叶茂嘛。这也是一个过程,菩提树长成参天大树,为什么要经过若干阿僧祇劫的修行呢?不是你一开始就有参天大树的,所以这也就要发长远心,这个树根就日益地深下去了。



就像磨刀。我们是很愚钝,像很钝的刀,不能干成任何事情,说明我们没有智慧,干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但是我们要磨,既然它是刀,它肯定是有铁,它内具着犀利的特点,只是它比较钝,那我就磨。你在哪里磨?要在磨刀石上磨,不能在棉花上磨。那磨刀石就代表那种考验你的环境,而且磨刀石越粗砺,你的刀可能还磨得更好。你不要让这个磨刀石很软滑,不要追求这样的。这就意味着你的修行环境越恶劣,别人诽谤你,师父呵斥你、打骂你,都是你磨刀的最好的机会。修行人听恶骂如饮甘露啊。这就是在磨炼你的心性。一个人不瞋恨,他一定是有无我的精神;一个人能有慈悲心,一定心比较平等。






这就是透过一种不好的环境,把自己的这种佛性调动起来。这个五浊恶世是不好的环境,实际上它是能帮助我们修行的增上缘。为什么在这个世间修行一日一夜胜过极乐世界修行百年呢?这个地方也有它的一条好处。比如修布施,到极乐世界就不好修,到处都有黄金,没有一个穷人,你布施不出去。但在这里,如果你有黄金白银的话,那你布施的机会多。比如修忍辱,极乐世界你修忍辱还很难修,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见了面欢欢喜喜,称扬赞叹,没有哪个诽谤你。



那在这个世间就不一样,常常会被人无故诽谤,有种种磨砺我们的环境,使我们这把钝刀慢慢地变锋利。这个“利”,就是我们有福德智慧,尤其要有般若智慧。为什么般若叫金刚,能断金刚?在这个世间上最锋利的是金刚,能破一切,不为其他所破。般若就好比这个金刚,各种烦恼的境界现前,世间八风现前,能够如如不动,就是靠般若智慧。



所以不可因为我们根机浅而不去种这棵树,那就“任其自枯”了。就是我们本具的菩提的种子就会干枯,就很可惜了,这就是自暴自弃了。不能因为这把刀很钝,就不去磨,不去磨,它的般若的智慧也就不会有了,那就“无用”了。智慧分世间智慧和出世间的般若。世间事业成就也得要有点智慧,那出世间的般若就显得更重要。为什么般若是出生一切诸佛之母?说一个修行人,常常就是像年老的人一样的动弹不了,这时候要使这个年老力衰的人能够起床,能够其疾如风,一个方法就是生起般若。这个般若就像小伙子把这个老人扶起来,让他走路。你想想这个道理。比如说我们念佛的时候,精进念佛的时候,就拿这个例子来说,很辛苦,很昏沉,很疼痛啊。你被这个身体所控制,那身体本身就是自性本空的,你能把身见我执放下,这是般若智慧的范围,马上你的心性当中的另外一种力量就现前,那你突破它就很容易。这个年老的人得般若智慧的这种扶持,他就能够健步如飞,是这个道理。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075
威望: 1432 点
金钱: 2901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0944(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04-28
板凳  发表于: 2024-03-04 21:43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 流通分三苦乐相较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江西



原文

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则何虑艰难?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往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若惧地狱之苦,则精进自生;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又须以佛法为鞭策,善友为提携,造次弗离,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矣。




这是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行是逆烦恼而动,它当然在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很苦。所以有些人到寺院一看,他就觉得出家人很苦,早上四点钟就起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这个样子,又没有电视看,又没有报纸看,又不能串寮,他觉得很苦。但是对于出家人,他真为生死的人来说,这种生活方式最好,不这样是很难成就道业的。所以这个似乎是苦,实则它是获得究竟安乐的因。那世间人说修行为苦,但他不知道懈怠放逸更苦啊!



懈怠放逸之苦,为什么更苦呢?修行只是这一世几十年的勤劳,在无量劫轮回的时空态里面去观照,只是须臾间,暂时的一段时间。但是等他出离了三界的生死,到了极乐世界安享常乐我净的这种生命的本地风光,那是安乐无量劫。更何况,你就在所谓辛苦修行的当下,心很安,很安乐,它本身就是一个快乐的组成部分,不是五欲的快乐,是法乐。就是这个过程都是充满着欢乐的,还不要说它的结果。那你懈怠,懈怠放逸,你“偷安一世”。这几十年你很“享受”,但是你堕到三恶道里面去,永劫的轮回,受苦多生多劫。因为你偷安一世,你不去精进办道。对这个世间的末法众生来说,不修行那就意味着堕落,不进则退,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更何况修行人他还有一个大靠山,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在等着我们。前面讲发菩提心,是很难发,难发而又易退转——难发易退。如果我们把菩提心发起来了,在这个世间你生生世世行菩萨道,还确实有很大的退转的风险。在这个世间的风险来自什么?因为自利很难成就,利他更没有办法,自利利他都得不到利益,他就容易退转。







省庵大师在这篇《劝发菩提心文》当中,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把发菩提心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了菩提心,又能够信愿念佛,乘上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就不会退转了。一到极乐世界,就入大乘正定聚,就是阿鞞跋致菩萨,就能够华开见佛,得无生法忍。这个“无生为忍力”,“无生”就是我们不生不灭的自性,“忍”就慧心忍可在这样的境界上,那就会产生这种力。这种力就是我们自性的威神力量(为什么菩萨、这些高僧大德有神通力,降龙伏虎的能力?都是无生法忍的力量现前了)。那有这样的一个结局,我们还怕什么艰难呢?由于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使我们在发菩提心这样的难题上,就超越了难和易的对待。百川之水归入大海,等同大海一味。



进一步说,如果不发菩提心,那这个后果严重。应当知道地狱道的罪人,有时候他也是曾经发过菩提心的。那这里“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往劫”,这是引用《华严经》的一个情节。说释迦牟尼佛,也就是毗卢遮那菩萨要从兜率内院降诞到这个世间示现八相成道的时候,首先他会放光,在身体的各个部位放光,其中脚板放光就是照地狱众生。那就有一部分地狱众生顺着这束光就到了兜率天。这时候这位护明菩萨已经降诞在这个地球的迦毗罗卫国了。地狱的众生一到兜率天,没有见到这位菩萨,但是这个菩萨很慈悲,就留有一个天鼓啊,这个天鼓就自然地能够讲经说法,这些地狱众生一来,这个天鼓就跟他讲法。这些众生一听到天鼓讲法,顿然地就成了十地菩萨。那这些十地菩萨就感恩哪,就用天眼通一看,这位菩萨已经到地球上来了,他们就从兜率天下来,以天华供养佛陀。这《华严经》讲,那就是地狱众生都能够顿证十地菩萨,我们每天念的《楞严偈》里面,就有这一句。



那这些也不是偶然的。这些地狱的罪人是曾经发过菩提心的人,只不过是他烦恼重,破戒了,到了地狱。虽然如此,但是他曾经发过菩提心的那个种子,那个因素还存在,所以那样的一个善根就跟佛放的光对接上了。对接上了,他就循着这束光到了兜率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地狱的罪人尚且在往劫曾经发过菩提心,那相比较,我们现在都在人道里面的出家佛子,如果不建立菩提大愿于今生的话,那就很惭愧了。






那这种劝告进一步来说,我等众生“无始昏迷”,往昔“既不可谏”。“无始”这个概念,是一个很有表法意义的概念,就是我们无量劫的昏迷颠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找不到开端——无始。那为什么是无始?这就是讲我们本有的妙明真心,一念妄动,一念妄动就无明。无明就是对那种明晰的智慧的一个反义词,不明了。“一念不觉生三细”,无明的这个相状有三种细的表现,就是业相、转相、境界相,“境界为缘长六粗”,这样的渐渐地形成我们这样的一个世界。那最先的那一念无明,一念无明就等于是无明大梦,就等于滑进了一个梦境。那我们也有做梦的体验,昨晚做了个梦,你能精确地说,你是哪点、哪分钟做梦的吗?你说不出来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做梦。如果你知道哪点钟、哪秒钟做梦,你那时候还是醒觉状态,你不知道是哪个时候你滑进了梦乡。所以我们也是在无明当中,什么时候过来是不知道的,所以就用无始这个概念。



无始昏迷,但是以往已经过去了。在六道轮转,尤其三恶道里面沉沦这么久,已经是往者不可谏了。但是,今生我们得人身,闻到佛法,觉悟本有佛性,本有菩提的正因佛性,那“将来犹尚可追”。就是不应该像原来一样再昏迷了,就得从现在开始觉悟。如果是“迷而未悟”,“固可哀怜”。你昏迷,就不知道自己有佛性,没有闻到佛法,固然是可哀悯者,尚且还可以原谅,因为不知道。但是,现在如果已经知道了自己本具佛性,而不去发菩提心修行的话,那才是一件非常“痛惜”的事情。



进一步说,如果能够思惟地狱之苦,恐惧地狱之苦的话,这种精进修行之心自然就会产生,不修行就会到地狱里面去。前面谈的念生死切,谈的八热地狱、八寒地狱,那只是概述地说一下,详细地说那个八寒、八热地狱,还有眷属地狱,哪个狱是什么名称,遭什么罪,都令人毛骨悚然。有时候可能我们潜意识当中拒绝看,哎呀,不看不看!实际上你为什么拒绝看?可能潜意识知道,这大概是我的果报,我以后都要去,就好像死亡必须到不谈死亡一样。所以这个地狱道受苦的情形还要多看看。恐惧心会上来,破哪条戒,就在地狱里面,相应的哪个地狱多少劫。不敢去破戒啊!所以要常常看看。






再就是要念无常,就是念死亡。对这个问题,大乘佛法的八念里面,最后就谈念死的问题。佛有一天对比丘说,怎么精进修行,死亡离我们有多远?提这个问题。有的比丘说,我距离死只有七年。佛否定,你是放逸修死想者。有的比丘说,我就思惟生命只有七天。佛也说,你是放逸修死想者。有的说,我就是一天。——也是放逸修死想者。有的比丘说,我就思惟我就是一顿饭的生命。——放逸修死想者。最后一个比丘说,我思惟我这口气出去可能进不来,生命就在呼吸间。佛才赞叹,这才是精进修死想者。所以我们真的要把生命在呼吸间的这么一个警觉心提起来。这个死亡的问题,真的不要以为你就能活七十、八十、九十,死亡随时到来呀。我们念死,才会发起精进之心。



佛跟比丘说,有三个天使在这个世间。哪三个天使呢?一个是衰老,一个是疾病,一个是死亡。如果没有这三个天使,所有的众生都是懈怠放逸的,没有一个人会有道心的。也可以说,衰老、疾病、死亡也就是佛教赖以成立的一个重要的生命基础。这位悉达多太子为什么出家?就是因为有衰老、疾病、死亡,这三种生命的情况不解决,一切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事业都无意义。有这三者才能警觉我们的道心、我们的行为,如果没有这三者,我们一定是身口意三业放逸的,这种放逸就会导致很多恶行,那归宿就是到地狱里面去。



有的人死后到阎罗王那儿去,就说,你怎么现在就让我来了?你为什么不早先告知一下?阎罗王把镇木一拍:我已经给你送了三封信了。就谈到你什么时候牙齿摇动啊,头发白了啊,你是不是接到这个信?哦!他说,我是啊,我是牙齿摇动,颤颤巍巍,头发白了。这就是给你送的第一封信,给你送信,你还没有觉察到,还说我没有送信。所以我们要常念无常。你马上就死了,今天晚上就死了,你说你还有追求世间五欲的心吗?还会关注你那些房子、存折吗?一个真修行人,真的是这样地去念死,那这个懈怠自然就不会起来。这就是真为生死的修行人的心态,要建立这个心态,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心态。







所以进一步的,要“以佛法为鞭策”。就是推动我们修行这个行为需要一种动力机制,需要一种鞭策。不鞭策,我们就不会动。所以,佛法讲的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极乐世界清凉池、娑婆世界浊恶之世的大火聚,要用这些佛法知见来武装自己,这样就能鞭策自己去修行。



还有“善友为提携”,善知识来帮助你、提携你、劝诫你。我们讲一个居士皈依三宝时,你要把自己作病人想;佛作大医王想;这个佛法,法作药想,良药想;这个僧,僧就是你的善知识,僧作看护人想。所以你在修行过程当中,一定要遇到善知识。所以普贤十大愿王里面,他的发愿,愿生生世世遇善知识,也希望善知识见到我能生欢喜心。善知识虽然有,但是你没有跟善知识结上好缘,善知识看到你就不高兴,那就不想跟你说话了。那不高兴不欢喜你,是你自身的原因。所以,一定要有弟子相,要有作弟子的德行,你才能感得善知识。善知识就在菩提道上来提携我们。



所以对这个佛法和善友,“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论语》中的两句话。就是对于道,就算再匆忙的时候,都不能离开。我们修行人就是再匆忙的时候,都不能离开佛法,不能离开善知识,要终生、尽形寿地依赖佛法,依赖善知识。这样就不会有退失菩提心的这种忧虑了,否则菩提心是容易退了。佛经常常会讲,初发心的菩萨就好像鱼子那么多,但是最后长成为鱼的很少。世间人说我已经发菩提心了,天人是不放在心里的,这些人都是口头上的,口头发发而已的,经不起考验的。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 流通分一反躬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