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非信教徒的中国传统精髓体现者之一——陈景润
人生在勤,以德服人。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203879
精华: 0
发帖: 1992
威望: 246 点
金钱: 28044 RMB
贡献值: 1 点
好评度: 162 点
在线时间: 125034(时)
注册时间: 2016-02-18
最后登录: 2024-03-29
楼主  发表于: 2019-05-16 11:11

0 非信教徒的中国传统精髓体现者之一——陈景润

下周三是陈景润先生86岁诞辰,发此文纪念之,也是无意间再次看两篇文章后的感悟。
第1篇(转自 https://baobao.baidu.com/article/b72546924debeb8791d985979487ee0d.html绝望中他选择跳楼自杀,今天我们必须还原一个真实的陈景润!

他与数学的难解情缘

你无法想象的这样一个数学天才,出生在福州市一个小镇的贫苦家庭。

母亲生下他的时候就没有奶水,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才把他喂活过来,到了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家里还要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

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

他与数学似乎生来就有不解之缘:

白天,他带小弟弟玩;晚上,哥哥放了学,他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

后来父母给他找了一所离家近的小学,送他去读书。在所有的学科中,他特别喜欢数学,只要遇到数学,他就能够忘却所有的烦恼。

陈景润对数学的喜爱和兴趣是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是与生俱来的,一切都好像命运的安排。
别看陈景润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而且勤学好问,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或借阅参考书。
陈景润刚升入初中的时正值抗战,时代动乱,可知识的浸润却令他愈发神思敏捷。

而这时,中学里的一位数学老师让他的人生之路发生了根本改变,他就是曾经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

有一次,沈元向学生讲了个数学难题,叫“哥德巴赫猜想”,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

他语重心长地跟学生们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年少的陈景润听了这句话,这颗数字皇冠上的明珠就在他心中生了根。

他的此后余生,几乎都在为这颗种子浇水,令它生根。

在1973年2月,陈景润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文公开发表。“陈氏定理”立即在世界数学界引起轰动,专家们均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可陈景润却这样认为:

“攀登科学高峰,就像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的。”

一生谦逊、一生低调做事为人,他是因为极尽勤奋,才真正成为世上唯一一个攫取了数字皇冠的人。
他是一个中国人

明明取得如此大成就的陈景润却从不知骄傲为何物,他知道自己的成果是属于自己的国家。
那是1977年的一天,陈景润收到一封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寄来的国外来信。

他们邀请他出席国际数学家大会,大会共指定了10位数学家作学术报告,陈景润就是其中之一。

这对于一位数学家而言,可称得上是极大的荣誉。

可由于当时中国在国际数学家联合会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占据。

陈景润经过慎重考虑,最后决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

他在答复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信中写到:

“第一,我们国家历来是重视跟世界各国发展学术交流与友好关系的,我个人非常感谢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席的邀请。
第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唯一能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目前台湾占据着国际数学家联合会我国的席位,所以我不能出席。
第三,如果中国只有一个代表的话,我是可以考虑参加这次会议的。”

如果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那他甘愿牺牲个人的荣耀。
到了1979年,陈景润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邀请,去美国作短期的研究访问工作。

在美国这样富有发达的国度,陈景润却勤俭依旧。他每个月从研究所可获得2000美金的报酬,可谓衣食无忧。

他原本可以享受研究所的餐厅,可是陈景润每天仍是只吃自己带去的干粮和水果:他是如此的节俭,以至于在美国生活五个月结束后,他一共节省了7500美元。

这笔钱在当时,不是个小数目。

陈景润没有把省吃俭用的钱用在自己或家人的身上,而是把这笔钱全部上交给了国家。

他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我不能只想着自己享乐。”


什么是一个谦恭正直的人,他就是一个谦恭正直的人。
03
他是一个感恩的人

提起他的过往,有一段历史往往不为人知。

陈景润与江青,一个是专注于学术研究的数学家,一个是政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投机客,看似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却也因为“哥德巴赫猜想”联系到了一起。

1977年,陈景润发表的《哥德巴赫猜想》让他一度成为了科学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西方学者也纷纷上门请教,好不风光。
可是时光倒退到4年前,谁都想不到家喻户晓的科学家竟然蜗居在一间不到6平米的小板房里面,除了一张小床,就只有一张窄长的桌子横在中间,桌子上面全是学术类的书籍,再没有其他东西。

整个房间阴暗潮湿,外面下大雨的时候,屋里就下小雨。

举世闻名的陈景润,竟然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坚持做了三年的学术研究,直到患上了肺结核、生命垂危之时,他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前往医院治疗。

然而到了医院,他因为没有钱无法住院,走投无路之下他找到了在江青身边工作的同学李志坚接济。

江青知道了这件事后,非常愤怒: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领域内最深奥的理论,不少发达国家的高级数学专家都在研究运算,陈景润在这方面作出贡献,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他的境况竟是这样,我们能不管吗?”

她当时拿出了自己一个月的津贴200多块钱,让别人先把陈景润的医药费给垫付了,去向毛主席汇报此事,得到了许可。
就这样,在江青的帮助下,陈景润搬出了那间狭窄、阴暗潮湿的小屋子,住进了江青专门为他安排的60平米的房子,得以专心做学问。

陈景润搬进去之后,并没有上门去答谢江青的援助,他记在了心中。

后来陈景润从报纸上看到江青自杀的事,大哭了一场。

此后的每一年,陈景润都去江青坟墓祭拜,直到1996年逝世。
窥天地之细节,佑身心之长远。
人生在勤,以德服人。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203879
精华: 0
发帖: 1992
威望: 246 点
金钱: 28044 RMB
贡献值: 1 点
好评度: 162 点
在线时间: 125034(时)
注册时间: 2016-02-18
最后登录: 2024-03-29
沙发  发表于: 2019-05-16 11:12

第2篇
陈景润夫人由昆专访:怜子如何不丈夫
来源:http://tech.hexun.com/2009-02-03/113922362.html

编者的话1978年,因为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的事迹传遍神州大地。当时,十年浩劫刚结束,历经磨难的中国百废待兴,党中央和国务院花很大力气拨乱反正、重新评价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陈景润和他的哥德巴赫猜想成为科学废墟上的一朵奇葩,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如今,陈景润和徐迟都已长逝,中国科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发展观成为时代的主旋律。30年后的今天,我们采访了熟悉陈景润的几位科学家以及他的夫人,尝试借助他们的回忆,还原一个真实的陈景润。       
“1978年9月,我与先生在这里认识,今年整整30年了。今年也是改革开放30年,这30年间,无论是国家还是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大家回忆过去时,我更多的是回忆这30年来我家里的变化。”“在先生来说,作为学者、丈夫、父亲,他应该是最称职、最优秀的,我觉得是这样,因为他尽管不像别人的丈夫那样给妻子些什么,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陪儿子,但他在自己的条件下做到了最好,而且都是发自内心的,其实这就足够了。”2008年岁末的一天,在北京西郊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前解放军309医院)放射科办公室,陈景润夫人由昆接受了《科学时报》专访。
一生的爱人1978年秋,陈景润因患肺结核在北京解放军309医院(现为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遇见了正在这里进修的年轻医生由昆,他对由昆一见钟情,向她表达爱意。这一年,陈景润45岁,由昆27岁。从此,她成为他一生的爱人。其实,在见到陈景润时,由昆并没有读过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只是听同事说他是一位大数学家。当陈景润向他表达爱情时,她紧张得不知所措,认为两人从性格、年龄和阅历等方面都不适合,但陈景润的一句话让她刻骨铭心:“如果你要是不同意的话,我这辈子不会结婚。”“我相信这个人会说到做到。”困惑中的她给父亲写信。父亲的回信说:“陈景润是认真的,你不要拒绝命运多舛的陈景润,不要伤他的心。”进修结束后,由昆回到了武汉。1980年,两人在北京结婚。“对他人品的认可,对他真诚心情的认可,使我们走到了一起。”由昆说,“其实,跟先生结婚后,我就放弃了自己,我想,要是把先生照顾好,他的贡献要远远大于我任何努力所做出的工作。”1980年12月,由昆剖腹产需要家属签字,陈景润迟迟不肯,最后不得已在签字栏中写道:“务必保证我妻子由昆术后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孩子出生后,陈景润提议儿子姓由,永远记住妈妈的付出。由昆不同意,他又提议复姓由陈,由昆还是不同意,最后,儿子起名“陈由伟”,小名“欢欢”。孩子1岁9个月时,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关怀下,由昆从武汉调到北京解放军309医院,他们在中关村的家也从两间小屋搬到了四室两厅的院士房,这一年,50岁的陈景润开始了真正的家庭生活。调到北京后,已经做了9年临床医生的由昆转行到放射科,“到放射科搞仪器相对来说没有临床医生那么紧张和辛苦,便于照顾孩子和先生”。在证明了“1+2”后,陈景润就开始做“1+1”的证明。由昆记得:他病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停下来过,晚上也工作到很晚。“后来我说:先生,你还在搞什么呀?不要再搞了,休息休息好不好?你怎么不会算账呢?你把身体养好后会有更多年的时间,现在拼命的话会减少很多年。”陈景润回答说:“还在做哥德巴赫猜想,还在搭梯子。”2008年12月5日,由昆应邀参加大型文献纪录片《中国1978》的首映式,看完后感慨万千:“现在我们连太空行走都能实现,如果那时条件好一些,先生能有大型计算机来做一些繁琐的数据处理,可能有希望做出"1+1",因为他的思路已经有了,就是要做一些繁琐的计算和核对,那时还是用笔和纸,偶尔与学生一起,花100元到国家体委上网,对数据进行核实。”
由昆谈起了最让她感动的一件事。1984年,陈景润在两次被撞后查出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中国科学院领导与总后勤部领导商量,由昆可以不上班,专门照顾陈景润,军籍保留,升级跟着走。“我记得那是个星期二,我到医院去看他,他刚一见我很高兴,然后就问,"今天怎么来了?"我就特别兴奋地告诉他,"领导说好了,我可以不上班专门照顾您。"他一下子就不吭声了,我说这挺好的,您好了我就去上班,也是一样的。他说:"不一样的,你一定要去上班,你是部队培养出来的,光为我一个服务不可以,另外,我生病已经影响了工作,如果两个人都不工作的话,心里就过意不去。"”他执意要让由昆立即回去上班,那时交通不方便,由昆说:“我明天回去行吗?”他说:“不可以,现在就回去上班。”由昆只好倒了好几趟车,回单位上班了。“先生走了以后,我想了很多,这是我最感谢我先生的一件事。现在回想起来,先生想得很远很周到,如果我在1984年就真正不工作在家照顾先生的话,也许先生会多活几年,但先生走后我就是一个家庭妇女,什么专业都没有了,像我这种性格的人,那可就是生不如死。先生走后,我还是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否则对不住先生。2000年我晋升为主任医师,当时已经很难了,要考外语和专业,我身体也不太好,但为了给儿子做个榜样,我就拼了。”“所以,这些年走下来,我觉得还可以,儿子现在在加拿大留学,很努力很懂事。”“生男孩最好学数学”1996年3月19日中午,北京医院,弥留之际的陈景润不能瞑目,由昆知道他心中有两个巨大的遗憾:一是放心不下才14岁的儿子,二是没亲手证明“1+1”。她伏在他耳旁轻声说:“先生,您放心,我一定会把孩子培养好,让他上大学,接受最好的教育。您听懂我的话就动一下手指。”陈景润动了一下手指,由昆给他合上了双眼。
孩子出生前,陈景润曾说:“如果生男孩最好搞数学,如果是女孩就学医,继承爸爸妈妈的事业。”但孩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回避了数学,他曾说过:“我肯定不搞数学。”“可能是孩子看到爸爸成天在那里算东西,连玩的时间都没有,觉得很累,一直在心理上回避数学。”由昆说,“上小学时,老师给他报了一个华罗庚学校,老师认为陈景润的儿子上华校是当然的,但他后来自己给退了。"我问:"宝宝,这是为什么呢?"他说我不想去。”由昆问陈景润怎么办。“先生很无奈地笑着说,那就算了吧,小欢欢喜欢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顺其自然吧!”陈景润非常宠爱儿子,由昆脾气再急也没敢打过儿子,“因为我一吼他,先生就会生气,叫我不要用这种态度对孩子。由伟还记得我打过他一次,就是用塑料尺子在他手上打了三下,警告他不要在家里的墙上乱画画,结果先生就不高兴了。好在孩子没有被他惯坏。”陈景润对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在家里利用桌子、椅子、床、水果等,教孩子说英语,在全家人吃水果或糖时教孩子数学,孩子上小学前,英语单词量就接近了200个。他自己的睡觉时间都不能保证,却与由昆商量:“小欢欢不要上学,我自己来教他怎么样?”由昆说:“不可以的,孩子要与小朋友在一起,接触社会。”儿子上小学时调皮捣蛋,他对由昆说:“由啊,能不能把小欢欢的书桌放我书房里,叫他坐在我边上,看着爸爸学习,他就不好意思了。”“结果,小书桌搬到书房不到一天,就搬出来了。”由昆说,“那时,我和阿姨进先生书房都很小心,怕打断他的思路,只有小欢欢进出自如。刚开始,我警告小欢欢不能随便到爸爸书房,但过一会儿他又进去玩了,先生就无可奈何地笑着说:"这个小欢欢太调皮捣乱了。"有一次,他玩爸爸的计算器,把每个键盘都抠出来了,我当时特别生气,就吼他。先生说,你不要生气,不要管他,他在动脑筋,他想看看里面的结构。先生就是觉得儿子什么都好。”陈景润去世后,由昆下决心要将儿子培养成材,“这是我对先生的一个承诺,如果不兑现,我以后没脸去见先生。”由昆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高中时,身高1.81米的儿子从中关村的家到复兴门的中央音乐学院吹小号,她也要跟着,“到哪里都跟着,就是不放心,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改不掉。所以,我想让孩子独立,就必须锻炼他的独立能力,必须让他离我远一点。”
2003年,陈由伟到加拿大上大学,当他学完基础课后说“妈妈,我想转到数学系”时,由昆吓了一大跳,说:“唉哟,儿子,你不会是瞎说吧?”孩子说:“不会的,妈妈,我已经想了一段时间,我越来越喜欢数学;再一个呢,我越来越觉得我应该圆爸爸的梦。”由昆说:“今天,我可以告慰先生的是,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他身上继承了先生的很多优秀品质,并圆了先生"如果生男孩最好学数学"的梦。”《科学时报》(2009-2-3 A1 要闻)
[ 此帖被万山前行在2019-05-16 11:24重新编辑 ]
窥天地之细节,佑身心之长远。
人生在勤,以德服人。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203879
精华: 0
发帖: 1992
威望: 246 点
金钱: 28044 RMB
贡献值: 1 点
好评度: 162 点
在线时间: 125034(时)
注册时间: 2016-02-18
最后登录: 2024-03-29
板凳  发表于: 2019-05-16 11:16

两篇文章都没佛学的只言片语,但我看到了很多的人的关怀。
窥天地之细节,佑身心之长远。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209433
精华: 0
发帖: 1437
威望: 29 点
金钱: 685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19 点
在线时间: 2034(时)
注册时间: 2017-01-22
最后登录: 2023-08-22
3楼  发表于: 2019-05-18 21:05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非信教徒的中国传统精髓体现者之一——陈景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