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生死岸头见真章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110
威望: 1444 点
金钱: 29160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1228(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06-0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5 15:04

0 生死岸头见真章

生死岸头见真章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发表于江西








十余年来,悠悠虚度,毫未得益。但自西徂东,由北至南,往返万余里,阅人多矣。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其有老实头持戒念佛,纵信愿未极,瑞相不现,皆是安然命终。

——《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



在这个过程当中,“十余年来”,(印祖)写这封信时是三十八岁。二十一岁出家,也就是十七年以来,“悠悠虚度,毫未得益”。这是印祖的谦德之词,往往自己修行很有功夫、很有智慧的人,他往往就很谦虚。所以常常,他就说自己常惭愧,常惭愧僧。他认为自己悠悠虚度,毫未得益,这些都是谦虚之语,实际上印祖修行非常精进。





高鹤年居士行脚见他的时候,也是三十七岁那一年见他,就看到他的寮房非常淡薄,门上都有念佛待死、念佛等死的话。后面会讲到印祖以为他的寿命只有三十八岁,所以这之前他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非常精进努力。出家之后就到处参学,由西徂东,陕西属于西北方向,就到东南方向,在湖北一带。再由北至南,曾经到北京到红螺山参学,再到南普陀。他所参学的这些线路,往返一万余里。



在这个过程当中,见识的人很多,人情练达皆学问,“阅人多”,就知道得更清楚了。在这些修行人当中,平日有那些自负清高的、空腹高心的,自己认为自己“通宗通教”。何为通宗?能够明心见性才为通宗。何为通教?那大开圆解才叫通教。






有些人不知好歹,没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通宗通教。可能他就接触一点禅宗,对几个机锋转语、公案,能够以狂慧说一说,他就以为自己通宗。经典可以背一背,弄一些分析,他就以为通教。那完全不是这回事。如果你在心性上没有通达,那你这个宗教还是盲目的。那这种人自负其高,就视净土一法若秽物。好像污秽的东西,我不能接触净土法门,这个法门太低了,我根机很高,我不能修行这个法门,“视净土若秽物”。恐怕说他是修念佛法门,玷污了他,小看了他。



那这种人常常是什么情况呢?临命终时,“多是手忙脚乱,呼爷叫娘”。因为他不念佛,他就不可能得阿弥陀佛的加持。不能得阿弥陀佛的加持,那临命终时,他四大分离,生龟脱壳,神识离体的时候,那是多生多劫的业力现前。众生的业力,别说没有多少修行,就是修行功夫很深的人,在临命终时那关键的时刻,他自己都做不了主。那做不了主,他的业力现前,那当然手忙脚乱。





在生死岸头,原来自负其高的那种狂禅都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有剩下“呼爷叫娘”。但在这时候,你的爷娘解决不了你问题呀,你的爷娘也都是凡夫,你不叫阿弥陀佛,叫爹叫娘能解决问题吗?但平时他又对阿弥陀佛不看在眼里,临命终时碰到痛苦的时候,他本能地就会叫爹叫娘,那一般凡夫都是这么本能的反应。所以我们要改变一种心态,你碰到紧要关头不要叫爹叫娘,一定要叫阿弥陀佛,这是一个考验。当一个汽车向你轧过来的时候,你不要说“我的妈呀”。你赶紧“阿弥陀佛!”



印祖说他也看到了一些老实头。老实头很可爱,知道自己业障深重,知道自己一钱不值,唯有靠阿弥陀佛,才能解决问题。老实头就是一门深入,不三心二意,不脚踏两条船。这样老实,这就死尽偷心。就是死尽——还有一种法门比净土法门更高妙的——偷心,就深知唯有念佛法门最好,最契我的根机,老老实实去念,这叫老实头。这老实头他生死心切,他就会持戒,他就专志念佛。那这种人如果功夫甚深,他就可以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原来灵岩山真华法师回忆录里面,就谈灵岩山有一个老实头,专门念佛。文化程度也不高,好像什么也不会,但是平时也不跟别人攀缘,什么闲话也没有,就是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了几十年。有一次跟大家告假,他要回家了,第二天他自己坐在大雄宝殿,端坐往生——老实头。谛闲老法师的一个徒弟,修无师也就老实,然后趺坐往生。



还有一些老实头持戒念佛,纵然他的信愿没有到达极致,临终的时候好像也没有现出什么瑞相,但一般都能“安然命终”,没有临终时候痛苦的挣扎、叫爹叫娘的恐惧。那这个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念佛,就能让我们安然命终,自在往生。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生死岸头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