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净天老和尚:罗汉有隔阴之迷——顺治皇帝出家故事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366
威望: 1862 点
金钱: 19124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5913(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0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0 10:14

0 净天老和尚:罗汉有隔阴之迷——顺治皇帝出家故事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叫顺治,我把顺治皇帝简单讲一讲。顺治皇帝是一个罗汉转世,罗汉有隔阴之迷,证了罗汉果就能知道过去未来,但是一转世投胎就迷了。顺治皇帝坐了十八年江山,每年都到北京的西门外,现在叫颐和园,过去叫万寿山去避暑。每年四月十五过后,天热了他就去,到了八月十五天凉了以后就回宫。这一年,八月十五过了,他从颐和园回城,走在城门底下,看见城门口坐了个老和尚,老和尚背后的城墙上,挂了幅老和尚的像,这个像很庄严,非常好看。他仔细一看,这个老和尚的画像只有一边有眉毛,一边没有画眉毛。他心中想,这个老和尚的像画得这么好,咋只画一边眉毛?要是有两边眉毛就更好看了。他就过去把这幅像取来,然后把左边的眉毛添上去。
他这一添,坐到那儿的老和尚一下就跪在那儿,把皇上的腿抱住,喊:“师父,我可把你给找到了。”
顺治皇帝一看,说:“你这个老师父,我是什么人? 你是什么人? 你怎么把我喊师父?”
他说:“你现在是皇帝,是万岁,不是我的师父,你的前世就是我师父。”
顺治皇帝说: “你有什么凭据,说我是你师父?”
他说: “你刚才把左眉毛画起来就是证据。前生我们师徒两个在峨眉山住,相处了几十年。我把你也照顾了几十年,您八九十岁要圆寂了,说是要走。我就问,师父您要可里去?您说到北京去,我问您啥时候回来?您说您去了,就不回来了。我说那您不回来,我想见您在哪能找到您?您说来北京找。我又问,北京那么大个地方我到哪里能找到您? 您给了我这幅画像,上面画的是您本人,只有一边眉毛,剩下一边不画。您说,三十年后八月十五,让我把这幅画像挂在城门口上,就坐在那里等,谁把左眉毛添起来,谁就是我的师父。”
老和尚接着又说:“这个画像就是万岁前生画的像,您留一边眉毛不画,就叫我在这等着。今天您把它画起来我就把您找到了,您就是我的师父。”
罗汉虽然有隔阴之迷,但是一点就明,一点就开悟。皇帝就说:“好,你要是不来,我还迷着。”这样他就出家,不做皇帝了。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任皇帝,他做了十八年皇帝,就从这要出家了。他的儿子是康熙皇帝。康熙当时只是个六岁的小娃娃,他出了家以后,康熙的母亲就抱着他登基做了皇帝。这个人有福的时候啊,就不熬煎。要是没有福,六岁的一个小娃娃,人家能把他杀了夺江山。但是人家有那个福,六岁的一个小娃娃就没人杀他,也没人能夺他的江山,甚至于康熙皇帝坐了六十一年太平天下,你看这个福报多大!一般的皇帝也就坐个十年八年就死掉了,他有福,坐了六十一年皇帝。顺治这下觉悟了, 他连城门都不进去了 ,然后写下《辞世诗歌》。我扼要地给大家念一念,大家听听: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足贵,唯有袈裟披最难。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悲欢离合多劳意,何日清闲谁得知。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累世种菩提。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禹尊九州汤罚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
顺治皇帝就这样出了家,顺治是个罗汉,也可以说是个菩萨。为什么说他是个菩萨呢?他做皇帝的时候就拜国师拥护佛教,他出了家震动就更大了。一个皇帝连江山都不要了,把妻子也舍掉了,出家修行去,这就感化了一些人的觉悟。
有些人就想,是咱们自己放不下,在这受生死苦恼,人家皇帝都能舍去出家我们为什么不能? 释迦牟尼佛是太子出家,也就是以身教化众生,多少皇帝出家都是以身教化众生,这是身教。释迦牟尼佛说法这是言教,言教不如身教。一个寺院里的方丈、监院,都要有功德,有身教的力量,你自己行动起来,大家向你学习这叫身教。国城眷属,这些都是难舍的,难舍你就得要忍,不然你就舍不掉。忍住了,你才能出家修行得解脱,不然永远都是生了死,死了生,没有一个解脱的时间。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净天老和尚:罗汉有隔阴之迷——顺治皇帝出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