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南怀瑾:本來無住——佛法的最中心處
级别: 护坛版主

UID: 76140
精华: 0
发帖: 3077
威望: 1561 点
金钱: 30016 RMB
贡献值: 11 点
好评度: 503 点
在线时间: 3585(时)
注册时间: 2011-12-15
最后登录: 2024-05-17
楼主  发表于: 2015-09-04 10:39

0 南怀瑾:本來無住——佛法的最中心處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这是一个大问题。人生都在怕中过,今天怕明天,年轻怕老,老了怕死。最大的问题是怕死,死了到哪裡去?生又从哪裡来?刚才讲了个四川土话:「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四川人风趣的话很多,他们还有句土话:「除死无大事,讨饭到了家。」人生除死以外再没有大事,穷到了去讨饭,是穷到家了,没有再穷的了。如果讨饭都讨不到,那就是第一句,就是死嘛。这句话比皇帝的气派都大,人生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吗?
    ……
    文殊师利菩萨在这裡问怎么样了生死,学佛的人死后到哪裡去。这个问题要详细地讲,起码好几个钟头。真得道的人一念空,到死的时候很容易明心见性,中阴身最容易得道悟道。学佛的人常爱讲,自己要是修好就可以不用来了,我就问,你要到哪裡去?你有去西方极乐世界的文凭吗?能不能去得了,拿不拿得到入境签证,还是问题。你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乱,那还有希望,否则这入境签证批不批就难讲了。对不念佛的人,你死了不来,不来是去了哪裡?所以叫你们修白骨观,作空观,你修得成,到时一脱离身体,一空灵马上认得,就定住了。几千年几百年不来,在这裡定住很舒服,那是可以。没有这本事就不行了。不过大乘菩萨还不住在这样空灵的境界。现在根本的题目来了。

    「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这个话是密宗了。从表面文字看,是说菩萨于生死中,靠如来的功德力量来接引。佛当然是会接引你的,但你平时不烧香,靠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万一如来正巧感冒了,没能来接引你,那你去哪裡?什么是如来?这就要批注了。你们念过《金刚经》的,如来代表一切众生、一切佛的自性本体,「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生不死,如如不动,当下即是,是如来境界。你没有功德成就,就做不到如如不动,就空不了。所以,了生死要依自性如来,不是靠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当依如来」,这如来一方面是代表佛的名号,所有的人成了佛都是如来,另一面是代表自性。了生死要依自性,自己的生死自己了。功德不是出钱佈施,而是自己明心见性,修持到了,福德智慧就成就了,才可以了生死。

    因此你可以瞭解,真正了生死非大彻大悟不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大彻大悟,是去留学的,因为那边有几位大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他们昼夜都在授课,去了是跟他们修习,还是要等你功德到了,见到自性如来,才算成就。

    「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文殊师利菩萨真厉害,一步步追问。要了生死必须见到自性,既然要见自性,当于何住,住就是定。大乘不讲定,讲住,是停留的意思。你们虽然没有开悟,但是能不能回答当于何住?没有人回答?太谦虚了,我帮你们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是维摩居士的答覆不用《金刚经》的说法。

    「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他说,应该住在什么境界呢?是住在度一切众生境界。这同《金刚经》有什么两样?《金刚经》讲:「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对不对?六祖在《坛经》上也告诉你,众生要「自性自度」,自己起心动念,乃至自己身上的细胞细菌,都是众生,都使他处在同于空的境界,见到空性。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文殊师利菩萨又问了,要度心中一切的众生,应当除去甚么?

    「欲度众生,除其烦恼。」你们天天课诵都念「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只有自救,没有佛菩萨可以帮忙你的。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文殊师利菩萨又问,要断烦恼应该修行什么法门?

    「答曰:当行正念。又问:云何行于正念?答曰:当行不生不灭。」当下就是,不是很明白吗?我们这儿有位张居士,他写了一篇文章《传佛的心印维摩居士》,我特别欣赏,是别人没有写过的。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文殊师利菩萨又再追问,怎么样叫不生?怎么样叫不灭?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维摩居士慢慢有点向边上走了,只好方便度众生。不善的念头就是恶念,不生。善念头就是正念,不灭。这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无念法门。我们一再说过,无念不是没有思想,无者是无妄想,就是这儿说的「不善不生」。念者是念真如,就是「善法不灭」。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文殊师利菩萨又问,善与恶的思想来源谁作了主,哪儿是根本?

    「答曰:身为本。」善念恶念是从你现有生命的身体上来,

    「又问:身孰为本?」那身体又是以什么为根本呢?

    「答曰:欲贪为本。」身体是由男女两性欲念而生,这一路是从问生与死,讲到生命的来源。

    「又问:欲贪孰为本?」这个世界是欲界,其中的万物不论人、昆虫、植物、矿物都是阳阴两性的欲念来的。所以他要问,贪欲的根本是什么?

    「答曰:虚妄分别为本。」还是由思想观念来的,思想观念是空不了,永远空不了。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你们同学要问问题就要这么问,一步一步追。

    「答曰:颠倒想为本。」颠倒妄想是虚妄分别的根本。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刚才提出来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的思想是不停留的,无所住。所以你们打坐时拚命想把思想停住,这真是吃饱了饭没事做。思想要你去停它的吗?是它来停你,知道吗?我们活了一辈子,哪个思想留得住的?你办桌酒席、拿个钩子去钩,思想都留不下来的!每个念头,就像我讲话一样,讲过了就没有。你坐在那边,来个思想怕什么?它根本不会留在那裡的,本来无所住,要你去空它干什么?自性本空,不是你去空它,是它来空你,本空嘛!你想空就已经不空了,你有这个念头就是颠倒妄想。你不要求空,也不要求不空,思想本来空你的,它不会留在你家裡,所以你可以很安详,当下即是嘛!要通这个道理才是。

    「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维摩居士对文殊师利菩萨毕竟客气一点,如果是对阿难或是舍利弗,可能就要骂「咄!」了。「无住则无本」,告诉你无住,空。空还有个本吗?他接着告诉他,一切法本来无住。

    所以你说《地藏经》念一千遍了,放在哪裡啊?你说每天念一万声佛,是放在保险箱还是存银行了?本来无住啊!如此功德遍一切处,也无功德可得,是名真功德。

    这一段好好去体会,学禅、学密、学什么都到了家了,是佛法最中心处。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下册)》
级别: 白金会员
UID: 149505
精华: 0
发帖: 149
威望: 26 点
金钱: 1293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23 点
在线时间: 1740(时)
注册时间: 2013-12-16
最后登录: 2018-08-06
沙发  发表于: 2015-09-05 01:18

求学问,就要追问。"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相同吗?
级别: 护坛版主

UID: 76140
精华: 0
发帖: 3077
威望: 1561 点
金钱: 30016 RMB
贡献值: 11 点
好评度: 503 点
在线时间: 3585(时)
注册时间: 2011-12-15
最后登录: 2024-05-17
板凳  发表于: 2015-09-06 11:30

[quote]引用第1楼无不求于2015-09-05 01:18发表的  :
  求学问,就要追问。"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相同吗?
[/quot

一样的。

法融禅师的偈语: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好评度:+2(寻寻觅觅1) 优秀文章
  •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南怀瑾:本來無住——佛法的最中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