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益峰
HW"@~-\
秦良玉(1574年-1648年),重庆石柱人,为明末女将军,四川总兵,忠贞侯,是中国古代正史唯一立专的女性将军。其最高军事职位是:明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一品)。
_e:c
22T' 明末时期,全国军事力量划分为五军都督府,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是明朝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每一都督府设有左右都督。左都督权力要大于右都督,都属于正一品。秦良玉将军,明朝末年曾经担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一品)。
4J{6Wt"; 站在王宿寨顶部鸟瞰三教寺回龙山、秦良玉墓、三教寺、帽儿顶、龙河和芭蕉滩
l]C#bL>i
秦良玉去世时候,为了防盗墓贼,发丧48处,迷惑世人。春节在重庆市的石柱县山区中,寻龙点穴,查看古坟古宅,转了两个多月,时刻不忘记探索秦良玉将军的墓地。(其四十八疑冢,笔者已经在石柱范围内找到七个,通过风水比对,三教寺回龙山秦良玉西墓,应该是真正下葬的位置。
kIrb;bZ+l 站在仙桥湾,侧看回龙山秦良玉墓地
opc`n}Fc
数百年来,民间、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一直迷惑秦良玉的真正墓地在哪里。笔者18年春天,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春节又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围绕三教寺来龙去脉前后,途径龙河两岸、帽儿顶、仙桥湾、秦家坝垭口、王宿寨、高庄坪、鸭庄溪、羊儿坡等地,做了详细的地理调查,将三教寺秦良玉的墓地山水格局做了详细的考察。
G*^4+^Vz? 笔者可以肯定,秦良玉将军的真正下葬位置,一定在三教寺回龙山,其中的秦良玉西墓为正穴位置,应该是真正下葬的地方。因为三教寺回龙山,为风水中罕见的回龙望祖的格局,在石柱范围有此大格局的地形,极其罕见。
5 Sl vCL 三教寺回龙山秦良玉墓地,龙脉走势
>8PGyc*9 o !bV;] 1、回龙望祖 Jpm=V*P
回龙望祖是小龙离开祖龙之后回头望祖的意思,形势蟠迎,朝宗顾祖,如舐尾之龙、回头之虎。龙从祖山而来,到头后又转头回顾祖山而结穴,称之为回龙结穴,主后人有贵人相助,大富大贵,出忠臣孝子。
d0YDNP%,_ 秦良玉回龙结穴鸟瞰
muc6gwBp 回龙结穴来龙往往很长,有几公里,甚至数十公里,回头的位置需要两节、三节甚至五节星峰,龙头要完全回过来,才形成回龙。但是有的龙脉到头,伸出余枝回头,没有星峰特起,这种余枝不结穴,只可以作为下手砂来用,或者龙穴的缠护砂。
lk;4l Z 回龙结穴示意图
q8#zv_>K
2、三教寺回龙山来龙 n3y`='D
宛转回龙似挂钩,未作结穴先作朝, 6fY-DqF!
朝山皆是宗与祖,不拘十里远迢迢。 `|(S]xPHM 回龙结穴之脉,常常形似挂钩,来龙之高峰,既是祖山,也是朝山。
bi~1d"j 细看少祖山王宿寨
}hRw{#*8
(1)、王宿寨为太祖山 ozB2L\D7
脉有同干异支,支嫌延蔓; =#0f4z
势有回龙顾祖,祖不厌高。 F=EG#<@u 延蔓,就是散乱的意思。正龙谓之干,干又生枝,枝龙都要护卫主龙为吉,最不喜欢枝龙散乱无情。回龙顾祖之地,乃是祖山作朝,朝山不怕高,越高越显贵。
juIi-*R! 三教寺回龙山来龙卫星图,发脉方斗山
OXp(rJ*bK 三教寺的回龙山发脉石柱大歇镇的方斗山主脉,在高庄坪附近向南分出一个大枝,前往杨柳村,星峰跌宕起伏,左右摇闪,最后在王宿寨束气起大顶,蜂腰鹤膝,以王宿寨为太祖山。王宿寨位于石柱狮子坝县城的东北方最高处,早年为石柱陈氏马氏土司屯兵之地,为守卫石柱的官寨。
#q?'<''d, 站在秦家坝垭口,回看秦良玉墓地
细看少祖山王宿寨,天马头部为官帽
wwaw|$
太祖山王宿寨后束气起大顶,蜂腰鹤膝
t\S=u y
=S#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