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J/7
吴法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十二军第一○五团青年干事,第六十四师青年科科长,红一军团第二师二团总支书记、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115师343旅六八四团政治处副主任,六八五团政治委员,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曾任辽西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政治委员,十四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v%n'_2J =^
j*t>CB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空军政治委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空军司令员。是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曾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中积极参与林彪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1973年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庭确认为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 bAms-cXm
吴法宪,1915年8月25日出生,原名吴臣清,江西省兴国县南坑乡楼溪村樟坑村小组人,童年开始即随父在永丰县郡埠乡铁元村大安组深山佃耕处放牛。1955年吴法宪被授予中将军衔时,籍贯为永丰县。 t_6sDr'.
`e .;P
1930年,红军来到江西省永丰县,实行打土豪、分田地。永丰的广大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势力被推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苏维埃政权。 {(]B{n
[X0Wfb}{
年仅15岁的吴法宪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那个时候,共青团的工作开展得也很活跃,红军每占领一个地方,青年团的组织很快就建立起来,广泛吸收青少年加入这个组织。吴法宪的家乡,也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吴法宪是他家乡里最早加入共青团的人之一。当年,正值红军扩大队伍,已经参加共青团的吴法宪,又毅然参加了红军。 {>tgNW>)
WY_}D!O
吴法宪参加红军,起点要比其他参加红军的人略高,他是在已经是共青团团员的情况下参加红军的。当时,一个人能成为共青团团员,意味着这个人已经是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已经是“在组织”中的人了。加上吴法宪年纪小,腿勤、手勤、脑子勤,乐于在红军队伍中为大家做事,一心听党的话,作战勇敢,不怕死。因此,他很快就受到了党组织的重视,并被列入重点培养对象。 zDeh#
?`V%[~4_I
党组织培养吴法宪,首先从文化入手。吴法宪本来文化程度不高,但进入红军队伍后,在红军这个大学校里,他很快就达到了能说能写的程度。他的个子也长高了一些,身体也强壮起来。[3] V|zzj[c
D{'x7!5r
折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o\vIYQ
e;~[PYeu
宪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党组织更加注意对他的培养了。1932年,吴法宪担任红军广昌独立师十团青年干事,直接在团党代表领导下做部队的青年工作。吴法宪做青年工作,积极热情,也有一套办法,把团里的青年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大批青年红军被吸收到团组织中来,由于有这方面的成绩,上级看中了吴法宪,任命他为红军广昌独立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此时,年仅17岁的吴法宪,已经成为红军青年军官了。 x^^;/%p
~z#Faed=a
1933年,吴法宪所在的部队经过改编后,成为林彪指挥的红一军团的一部分,吴法宪在红一军团二师警卫通信连当指导员,从此,吴法宪在林彪手下工作近四十年。吴法宪在警卫通信连工作得很出色,他对全连的政治工作抓得很紧,与连长一起把这个连建设成为师部里非常得力的部队。由于警卫通信连与部队首长接触较多,吴法宪也就很快进入首长的视野,林彪也认识了吴法宪,知道他是一个出身好,思想好,年轻能干又忠诚的军官。因此,林彪也看中了吴法宪,特别注意培养、提拔他。仅仅一年,到1934年,林彪就提拔吴法宪当上了二师二团党总支部书记。这种团党总支部书记,是红军时期所设的一种特殊职位,实际上是团里党代表(政委)的助手。 3.U5Each-
6[,*2a8
吴法宪从当二师警卫通信连指导员起,就表现出了作战勇敢,不怕死的特点。每次打仗,他都出现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而且带头冲锋打硬仗。他当上二师二团党总支部书记后,仍然保持了这一特点。那时的团党总支部书记已经是团里的领导干部了,要参与全团行动的讨论和决定。吴法宪作为团党总支部书记,也要参加全团战斗部署的研究,负责部队的政治工作,也参与部队的后勤和其他方面的调度指挥工作,还要与团里的其他领导干部一起带好兵、打好仗,是够辛苦的。可是,吴法宪不怕辛苦,白天,他和战士一样行军打仗,部队驻扎下来时,战士们都休息了,他还要挨个营、连查访,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检查连队的营房、伙食等情况,一直到深夜才能睡下,有时,他半夜还要再起来查岗哨。天色未明,他又要最早起来,检查部队当天的行军打仗准备的情况。尽管如此辛苦,吴法宪却乐于承担,并且干得很出色。每次打仗,他都带头冲锋陷阵。这种表率作用,对战士影响很大,因此,他当团总支部书记的这个二团,是红军中以能打硬仗而著称的,每次有要紧战斗任务,林彪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二团。 Izm8
qt=m
*q_
.y\D
吴法宪 >DVjO9Kf
吴法宪 u4bPj2N8I
吴法宪在二团工作时,蒋介石正集中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由于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红军以弱小的兵力,粉碎了蒋介石军队的多次进攻。在反“围剿”战斗中,吴法宪敢打敢拼,并且立下了战功。 (2(I|O#
?1?D[7$
林彪所指挥的红一军团虽然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也打了几个漂亮仗,但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统治下军事方针的错误,使红军在战略总体上处于被动地位,红一军团的作战也十分艰苦,但红一军团广大指战员仍然保持着顽强的斗志,敢于同敌人打硬仗。吴法宪在作战中表现突出,尽管二团减员严重,总是冲在前边的吴法宪却命大,没有战死,而且,由于他总是带头冲锋,对战士们起到了团结鼓舞的作用,虽然作战艰苦,人员牺牲很多,但这个团不但没有垮,反而仍然保持了很强的战斗力,每当作战艰苦时,林彪总是让二团顶上去。二团顶上去后,总是能够完成作战任务。于是,林彪对包括吴法宪在内的二团的干部们更赏识了。林彪也把吴法宪看作自己手下的虎将之一。 vNlYk
S9d+#6rn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长征。长征时,林彪总是把第二团放在先锋位置,命令其为后续部队开路。当先锋团的领导干部,可谓不容易,这不仅意味着这些干部要率领全团承担起探路、开辟道路等任务,更意味着该团的领导人要使全团上下一心一意,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永不溃散。这样不容易干的工作,吴法宪却与其他团领导一起承担了起来。而且,他这个团总支部书记干得很出色。 :A
$%5;-kO
&1YAPxX
红军长征时,要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在这之前的急行军,是一个硬任务,吴法宪硬是和全团一起,在短时间内昼夜行军,在指定时间抵达泸定桥。在夺取泸定桥的战斗中,吴法宪率先冲锋,敌军发射的炮弹在他身边炸开,横飞的弹片把他的两个手指切断,鲜血直流。吴法宪简单包扎后,仍然冲在前边,用没有受伤的手,死死抓住铁锁,双脚踏着悬空的铁链,奋勇冲锋,与其他战士一起,冲过铁锁桥,歼灭了敌守桥部队。吴法宪的这一事迹,很快就被上级知道了。部队渡过大渡河驻扎下来后,表彰战斗模范,吴法宪是被表彰者之一。 $J"}7+
RKFj6u
中央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吴法宪所在的团仍然是先锋之一。吴法宪也总是走在前边。红军到达陕北后,部队进行整编,干部有的调整,有的提拔。吴法宪是被提拔者之一,他当上了红军第二师第二团的政治委员。 ZfM(%rx
8.HqQ:?&2t
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抗日,红军也进行改编。林彪所率领的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吴法宪此时在该师的第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任政委。随后,开赴抗日前线。 VJ;n0*/
6f,#O8]#5
折叠抗日战争时期 \g< M\3f
"]>JtK
吴法宪(左2)李作鹏、林彪、黄永胜、邱会 ?&EPZq